WBA06

收容救护野生动物 这里有一个温暖的“家” 2021年07月26日

工作人员正在翻阅动物救护单

赭山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

救护中心内的孔雀和火鸡

7月21日早晨,鲁思光和平常一样,来赭山动物园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走进动物园灵长类区隔壁的一间大房子,看看他心爱的“小家伙”们怎么样了?在赭山动物园里有这样一个机构——芜湖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这里是从全市各个地方送来的、受伤回不了家的小动物的收容栖息地,也是它们康复疗伤的温暖的“家”。

“这只蓝孔雀是前几天有群众在万春那一片发现的,我们把它接来后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发现它没什么明显问题,现在就是在隔离观察,30天检疫隔离期一过就可以入群放入我们的孔雀园一起饲养。孔雀不是本地物种,所以不可以野外放生。”21日上午,鲁思光带着记者进入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内部,这里最近来的小动物不多,这只蓝孔雀成了工作人员们精心照顾的“贵宾”。

芜湖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2010年正式在赭山动物园挂牌成立,到现在已经运营了11年,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的鲁思光在这里也工作了11年。作为领头人,他和团队一共10名“小伙伴”,精心照顾着每一只送到收容救护中心的小动物。11年来,这里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很温暖很有爱。

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隼科小型猛禽,被誉为“城市小猎人”。芜湖市特警总队的一名民警曾经在市公安局附近发现一只受伤的红隼。“当时民警以为是猫头鹰,我们过去一看,是一只红隼,连夜把它接回救护中心。”鲁思光告诉记者,一般来讲,野生动物对人都是非常抵触的,特别像这一类猛禽,我们一般带回来给它做体检的时候,都要给它蒙上眼睛,怕它有过激的应激反应。所有的鸟类,它身上的尾部和翅膀上的24根羽毛都特别重要,这24根羽毛一旦有伤,鸟类就无法飞行甚至致命。“从脚到头仔细摸一遍,我们检查发现,这只红隼的翅膀受伤了,接下来对症下药,我们在它喝的水里和吃的牛肉里添加抗生素消炎。我记得它的康复期大概经过了10天左右,在后面几天的野外放归训练中,我们有意识地在给它喂食喂水的时候把食物和水,放在离它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引导它飞行,观察它的康复状况。当我们觉得它完全康复,飞行能力已经完全没问题了,就放心将它放生野外了。”

鸿雁自古以来是文学作品中优美意境的象征,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有些人却无良地将鸿雁看成了餐中物进行非法市场交易。今年4月份,我市基层公安部门接举报在市场上没收并拯救回一只受伤的鸿雁。“我们接回来以后,心痛地发现这只鸿雁右侧翅膀骨折,分析是人为捕猎时造成的伤害。考虑到已经坏死的骨头时间一长容易感染,我们对这只鸿雁的翅尖进行了手术切除。后来,这只鸿雁身体恢复得不错,就是永远失去了飞行能力,非常可惜。现在我们把它养在动物园火烈鸟池中。除了永远告别蓝天,它的生活总体惬意。”

除了受伤的小动物,一些扰民的小动物也会被市民举报收容到救护中心。鲁思光回忆,“有一年,弋江区火龙街道加油站附近的村民被两只猴子弄得不胜其烦。这是一只猴妈妈和一只猴娃娃,来历不明,它们母子二猴经常到村民家的厨房里翻箱倒柜找东西吃,村民忍无可忍,就向派出所举报扰民。两个捣乱的小家伙最终被我们接到救护中心,母子二猴都很健康,也不能把它们再放归野外。我们只有把它们留下来放在动物园里养着,让它们再也不用为‘生计’犯愁。”一些市民弃养的小动物,流浪一段时间被市民发现后,最终也被接到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李衍笑着告诉记者。“一些女生喜欢养小狐狸当宠物,特别是白狐,觉得漂亮可爱,可是时间一长,又觉得家里气味难闻,于是就弃养。市民发现后,我们只能把这些小狐狸一只只接回来,因为是外来物种又不能放生,只有把它们养在动物园里,给它们一个安宁的家。”

采访时,记者在收容救护中心还有一个新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同时承担着动物园部分小动物的育幼育雏工作,漂亮的小孔雀、可爱的小火鸡等,都可以由工作人员在这里人工孵化出来。最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赭山动物园出生的一只小白虎,也是在救护中心由工作人员们亲手喂大。“在自然界中,虎妈妈生下虎宝宝后,一般习惯在一个它认为非常安静安全的环境下哺育自己的幼崽,而动物园的环境让它哺育下一代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虎妈妈生下虎宝宝后没多久,就不想带它了,甚至有可能会伤害幼崽,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饲养员就将虎宝宝带到救护中心去人工喂养。”鲁思光说:“小虎崽和人类的婴儿一样,刚出生时需要每隔2—3小时就要喂一次奶,喂食定时定量定比例。我们的工作人员轮班不分昼夜地照顾它,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小老虎长得非常快,3个月之后就是一只小猛兽的样子了,饲养员就不能再贴身照顾而需要采取隔离措施了。现在,这只小白虎已经5岁,非常健康活泼漂亮,大家来动物园都能看到它。”

记者了解到,据统计,仅去年一年,位于赭山动物园的芜湖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就收容救护了16个品种、103只野生动物。只要接到求助电话,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工作人员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将小动物接回“家”精心照料,总体救助成功率达到85%以上。工组人员向记者透露,除了这次采访特殊情况,一般除了工作人员本身,这里不允许任何外人进入,因为野生动物特别是受伤受惊后的野生动物,需要在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下休养。“这个家,虽然比不上大自然,但我们也要尽全力给它们尽可能多的安全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在这里,也是我们亲爱的孩子。”采访中,鲁思光对记者说。

记者 胡芳 文 汪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