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01

新建发展“美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7月13日

 

□记者 刘卫国 通讯员 梁卉

夏日的南陵新建,上百亩荷花婀娜多姿,竞相争艳。走在用蔷薇搭建的花廊中,苏轼笔下的“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的景色呈现在眼前,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新建村的莲藕基地一年盛产两季,尤其以夏日荷花最为艳丽。为此,我们特地搭建了这条花径让人们观赏,还种植了蔷薇,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基地负责人刘宝根告诉记者,“目前,莲藕在市场上极具经济价值,花朵和莲蓬都能卖上价,尤其是莲藕供不应求,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你们看到的景色其实只是莲藕生产基地带有观赏性的部分,我们合作社还采用大棚生产反季节莲藕,利用独创的秸秆回收技术,堆肥发酵后重新投放荷田,既生态又环保。产品畅销南京、苏州、杭州、合肥、马鞍山等地,每亩年收益8000余元。为了提高其附加值,合作社还建成了莲藕加工厂,生产藕粉、泡椒藕带等产品,并注册了商标。” 提起莲藕基地,刘宝根如数家珍。

其实,莲藕基地只是南陵县宝根水稻专业合作社“三大产业”之一。走在200多亩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村里投资89万元在水面建成了精养池、饲料加工房等设施,由合作社经营。刘宝根笑着对记者说,他们利用低碳高效循环流水技术,高密度养殖黄颡鱼、鲈鱼、鳜鱼和“四大家鱼”等水产品,120平方米的精养池生产特种鱼类3万斤,普通鱼类5万斤。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养殖实现全天候控制,因而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畅销江、浙、沪等以及省内周边地区,年销售额达320多万元。此外,合作社还采用“稻鳖共生”、“稻虾共生”技术,水稻种植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宝根水稻专业合作社是我们重点培育的“标杆”单位,目的就是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向永山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在新建村出列前,该合作社为我村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为13家贫困户提供了稳定就业保障,贫困户年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眼下,合作社正积极规划打造集农家乐、垂钓中心、水果采摘园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与宝根合作社一样,金昌渔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来一直推行“稻虾共生”技术,经营十分丰富,合作社在抓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帮助,带动了我村多个养殖大户和脱贫户共同致富。目前,金昌“稻虾共养”规模达45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而在其帮助下的养殖大户和脱贫户,年收益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发展农业产业,让新建村面貌焕然一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进佳保种养综合家庭农场,已收割的500余亩稻田里已长出麦苗,白鹭飞舞,蛙声成片,汇成了一首动听“田野交响曲”。农场的主人吴金保高兴地对记者说,目前,在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550亩,主要种植袁隆平“Y两优17”、“Y两优899”杂交水稻,亩产可达1500斤左右。由于农场采用一季水稻一季小麦生产方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说起种植水稻,吴金保对未来愿景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目前农场采用“公司+农场”形式,产品不愁销路;同时,他还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为今后扩大生产规模打好基础。

站在田埂间,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听着吴金保的介绍,村干部深情地对记者说,佳保只是该村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典型,一村一品的实施,特色农场的建立,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助力了乡村振兴,而且让新建的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新建村坐落在南陵县籍山镇的东北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近年来该村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建设“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作为首要任务。向永山告诉记者,为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新建村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促进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协作,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关注居民的“大事、小事、家务事”,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心声、叹息声”,开展“两应型”党组织建设,努力解决村民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为杜绝走过场,我们还在村部正前方设置9个宣传栏,制作了党员承诺墙、先锋墙以及19个制度牌匾,把我们的行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下,使得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有了产业支撑和政治保障,我们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下力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教育,通过“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街道诚信经营户”评比,激发村民爱护环境,培养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成效显著。去年,我村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无论走在绿色的田野间,还是徜徉舒适整洁的安置小区里,新建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乡村振兴让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