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06

王建一: 一颗红心永向党 2021年07月23日

1991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对王建一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30年前,芜湖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91年3月,原空军某场站,手榴弹实投训练时,一名新兵不慎失手,手榴弹滑落在地。危急时刻,当时的参谋长王建一挺身而出,用身躯挡住了战友 ,自己却不幸身负重伤,落下了终生残疾。

30年过去了,“八一”前夕,我们探访了这位一等功老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王建一,再次聆听英雄的事迹,汲取奋进的力量。

“我的血是红的,心也是红的”

在芜湖军休中心,记者见到了今年68岁的王建一。硬朗健硕的身子骨,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蔼的笑容……等到王建一站起来后,我们才从他走路时的踉跄,意识到面前的这位英雄曾九死一生。

“当时的手榴弹碎片,削掉了我三个手指,并伤到了我的头部,让脑部神经受损,影响了我的行走。”见记者有点疑惑,王建一并不避讳,主动解释道。打开了话匣后,他说,他首先想告诉我们的是,“一颗红心是如何炼成的”。

“可以说,我家是有着红色基因的。”王建一说他的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战士,解放后为新中国的建设四处奔波。从小,父亲给他讲的都是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他是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长大的。“我很清楚地记得,1962年,他带我第一次回河北老家,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黄骅烈士陵园。父亲很沉重地告诉我,这里都是他的战友,都是革命先烈,让我一定要记得他们的遗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建一停顿了一会儿,他说,每每回想那个场景,他的心里总会翻腾,“当时我才不到10岁,可我深深地被打动了。我想,这就是我信念最开始的时刻。”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王建一在芜湖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后,1972年便毅然选择参军,1976年正式入党。后来他的弟弟也一样成为了陆军。王家至今有着一条家训——“自强、自觉、自立”。“我家还有家风,那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王建一介绍道,在这样的信念下,一家人都是“血是红的、心也是红的”,所以后来,他的儿子也选择了参军,一家三代共出了5个军人。

话说回40多年前,在广州的某空军部队里,王建一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干过公务兵,待过汽车分队,曾执行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后勤保障任务,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王建一都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工作和任务,曾因表现优秀,荣立三等功一次。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的答案是,要把一切献给党。”王建一说。

“那一刻我不后悔,再重来依然会冲上去”

1985年,32岁的王建一调回了芜湖工作。因为工作认真,他很快便从机场运输股的助理员,一步步被提拔为司令部的参谋长。“那个时候的我,感觉自己像一只刚刚展开翅膀的雄鹰,广阔天空,我要去飞翔去一展拳脚。”王建一说。

但是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那是1991年的3月15日,那一天,是新兵连按照总参军训部的指示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的日子。“作为参谋长的职责,就是要守在急、难、险、重的时候,在现场进行监督。”王建一记得很清楚,那天早晨,他起了一个大早,吃完早饭后,提前去训练现场进行巡视,勘察地情地貌,消除隐患问题。

早上8点20分,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正式开始。“轰!轰!轰!”王建一说,起初,训练进行得很顺利,一个战士接一个战士进行训练,一颗颗手榴弹被投掷出去传来有序的爆炸声。

按照预定方案,新战士需要依次进入掩体內的投弹位置。当时,有位连长在新兵的右侧指挥,还有位安全员在新兵左侧,而担任总指挥的王建一严密监控着现场的情况。

上午9点50分,训练已进行了一半,轮到一位顾姓新兵。由于紧张,这位新兵握住手榴弹手柄的手抓得太低,加上投掷时手臂用力没有到位,已经拉了弦的手榴弹竟从手里滑落,掉在了他脚下一米处的地方,而且已“嗤嗤”冒起了白烟!

“手榴弹从拉弦到爆炸,一般在3.7秒左右。如果我们第一时间扔到掩体外,那么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就会化险为夷。”尽管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王建一却觉得那瞬间恍如昨天,“当时我们的安全员和连长也是第一时间扑倒新兵,把手榴弹再次扔了出去。可惜的是,手榴弹被掩体挡了回来,没能扔出掩体外。”

说时迟那时快,王建一说,那个时候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绝对不能让手榴弹在掩体里爆炸!“在掩体里爆炸,伤亡就太大了。”

于是,在手榴弹二次投掷失败的那一瞬间,王建一一个鱼跃扑了上去,右手抓住了手榴弹奋力向掩体外扔了出去。

炸弹最终被扔出了掩体,但遗憾的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仅仅在空中掷出3-5米后,手榴弹爆炸了。顿时,火光迸发、尘土飞溅。王建一还没来得及缩回的右手,被削去了三根手指,无数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右侧,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昏迷了10多天才醒。后来我才知道,一开始情况很不乐观,医生判断我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成为植物人又或者会终生瘫痪。后来经过全力抢救,我的手术还是很成功的……”如今说起当年伤情的后续时,王建一说得云淡风轻。其实,受伤后的两年内,他一直在不断地治疗当中。王建一的伤势最终被鉴定为一级伤残。

“我知道,这件事情后,我后来的人生轨迹,基本就改变了。”采访说到这时,王建一看向记者,念出了一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残,长使壮士泪满襟”。他说,自己其实还有很多未能实现的抱负和理想,不能说这一生是没有遗憾的。“但我从没后悔过那一刻的举动。”王建一说,他是战士,是共产党员,再重来,再出现那个情况,他依然会那样做,依然会冲上前去,“随时为党和革命事业牺牲一切,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我的信念。”

“一颗红心,矢志不渝”

因为舍身救人,王建一荣立了一等功,1991年6月,他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王建一告诉我们,受伤后,他不能履行原岗位职责,后来,他被组织上调任了原单位的副部队长;1995年,组织上又将他调转为文职军官,任空军干休所副所长。一直到2012年,王建一退休,移交芜湖军休中心。

“后来因为身体情况不允许,我基本在文职工作上。但还是那句话,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谨记‘自强、自觉、自立’的原则,自己要求进步,把工作做到位。”王建一告诉记者,他后来还经常下部队基层调研,每年新兵到部队,他都会过去给新兵上课,讲部队的精髓和传统。“现在我退休了,但只要部队有需要,我随时听从召唤。”采访中,王建一说,冲锋在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服从是他作为军人的天职。

采访中,我们从军休中心得知,其实这位一等功英雄还有很多的故事:负伤前,他曾经3次抢救落水儿童;排除哑弹;看到有小战士家乡受到洪水灾害,他偷偷寄去钱和粮票;有战友因父亲病重而负债累累,在退伍时王建一悄悄塞给他100元,而那时可是上世纪80年代……

但面对采访,王建一并不愿多说自己的这些事,他说,他一辈子都在学雷锋精神。“雷锋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还有最重要的是,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说起这些,王建一笑了,他说,老去的是岁月,但不变的是信仰,他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一颗红心,矢志不渝。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 记者 唐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