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

干事创业必须躬耕一域抓落实 ——解码跃动的江北新区 2023年03月24日

□记者 张申尚

“十四五”以来,芜湖给人的最鲜明印象是——进击。进击的芜湖,活力迸发、生机勃勃、势不可挡,正在摆脱三线城市的自我定位,朝着建成省域副中心的目标阔步向前。

伴随着芜湖的垂直崛起,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下称“江北新区”)的发展态势尤其让人眼前一亮:江北新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一改两为”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1%工作法”,奋力实施“1358”行动计划(100个项目工地、300台塔吊、500亿固定资产投资、8大攻坚行动方案),紧紧扭住“双招双引”、纳统纳税、国资国企、征地供地、开工竣工、投产投效等“牛鼻子”,在江北新区220平方公里土地上,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奋斗追求百分之百的工作落实和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呈现风生水起、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江北在跃动。横波踏浪的长江三桥上车流如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江北和江南间有效交融与共享。

江北在跃动。华灯初上的大江两岸,江南城区霓虹闪烁、人声鼎沸,江北的工地上灯火通明、机器轰鸣。

江北在跃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都在热议新区的蝶变之势,语气中满是肯定,神情中满怀憧憬。

江北在跃动。干部脚步匆匆,企业家信心满满,广大职工群众精神勃发。江北展现了芜湖最大的潜力所在、最大的优势所在、最大的空间所在!

江北新区的跃动,触发了一个深层次的叩问:在目标战略方针已经确立的情况下,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江北新区用实际成效给出一个响亮的答案:抓落实!

——干事创业必须躬耕一域抓落实!

抓落实——

践行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硬核表现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凡事皆说明,再好的政策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再好的决策不贯彻也难得实效。

走进江北新区指挥部,“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八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正是艰苦创业精神的一种体现,无声地讲述着这里的干部职工用每一个日日夜夜的点点滴滴努力,绘制江北新区“彼岸新城、湾畔都心”美好蓝图的不凡历程。

成事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江北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强调,讲政治是具体的,必须旗帜鲜明树立抓落实导向。抓落实既检验水平高下,更考验对党忠诚。不能清谈寡论,不能凌空蹈虚,不能坐而论道,而是要沉下心来、俯下身去抓落地抓落效,加快推进一域发展服务于全局崛起。

在江北新区吴越路和楚江大道交叉口,占地面积约161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芜湖建筑科技产业园项目已经拔地而起。该项目一期在2022年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动工、当年建成的目标。项目主体封顶后,目前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离投用时间越来越近。很快,这里将成为江北新区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建筑科技产业园创造的“江北速度”,源于项目专班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夜以继日推进;源于江北新区每周至少一次的现场调度,解决各种大小难题;源于所有参与者都把责任扛起来,哪怕“咬碎钢牙”也要准时完成目标任务。这样的“江北速度”,正是江北新区推进诸多工程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2年,江北新区发展加速驶入“快车道”:95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华为云、联云世纪等百亿级项目签约落地,“站北双创”“智联车岛”“中华数岛”“龙湾科岛”等多个新兴产业组团开始发力;城南过江隧道盾构机“双线并进”,楚江大道东段等道路建成通车,建筑科技产业园等创新平台、皖江学院新校区、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主体完工。

见证巨变的江北新区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江北新区广大干部职工已经树牢共识,那就是“最美的蓝图,需要奋斗者的汗水浇灌;最美的梦想,需要奋斗者的心血培育”。对于江北新区而言,抓好落实就是最硬核的讲政治!

抓落实——

建立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标准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江北新区深知,加快推进一个新区高质量、加速度发展别无他法,只有脚踏实地、雷厉风行、掷地有声抓落实,才能积小步而至千里,汇小流而成大海。

征地拆迁向来被视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22年以来,江北新区和鸠江区坚持把征地拆迁作为项目建设先决条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取得标志性突破:全年累计清零交地约2.3万亩,其中大龙湾片区约1.2万亩。

2.3万亩是什么概念?面积上接近于北京的一个崇文区。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了长期以来“项目等地”卡点瓶颈,率先实现“地等项目”要素前置。

为顺利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江北新区建立分级对接调度机制,组建新区征收推进落实群,每天同步工作进展;江北新区主要负责同志每周一上班、周五下班原则上都到项目现场调度,每月至少会同鸠江区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一次对接调度会,每个项目清零交地都到现场为专班授旗鼓劲。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