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0年10月19日
第RB02版:综 合

向生态建设要效益 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实效

□记者 吕成

近年来,湾沚区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争当 “两山” 理论的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通过向生态建设要效益,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2018年,湾沚区入列全国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近日又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官网公示的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名单,生态建设成果收获肯定。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互促共赢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加强和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湾沚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促共赢,让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步调一致向前迈进”,湾沚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必由之路。针对区内的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传统制造企业,湾沚区大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融合转型,打造了德力西产业园、飞科电器产业园、健康生活电器产业园等一系列新型产业园区,让产业的升级发展有了抓手。同时,政府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政策引领助推园区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开展循环化改造等。

2018年,湾沚区内的新芜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成为芜湖市范围内首家。该园区立足布局、能源资源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将绿色园区建出了高水平。2019年,湾沚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9.2%。区政府还携手华为合作建设新型智慧园区,实现污染源监测等数据实时共享,园区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至93%以上,污染物产生及处理量较改造前降低12.6%。同时,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近200家。

环境改善和绿色产业相得益彰

工业发展的绿色化为乡村建设的绿色化创造了条件。湾沚区一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布局,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稻虾连作”“稻鸭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得到推广,畜禽和水产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更加成熟。目前,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六郎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验收。另一方面,湾沚区坚持城乡统筹、全域发展,将特色小镇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起来,聚焦“特”和“精”,强化特色产业培育,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

发展乡村经济离不开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湾沚区大力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厕所革命。通过“户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四级生活垃圾转运模式,配备专业保洁队伍,并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网格化工作机制。鼓励各镇实施厨余垃圾收运市场化运作,逐步推动农村全域实现生活垃圾四分类。每镇设置一处厨余垃圾临时收储点,由城区厨余物业公司定时定点进行收运,实现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逐步对城区公厕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公厕服务水平,努力将公厕打造成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新窗口。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品质的基础上,湾沚区对区域内生态资源创新整合,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突破口,通过“旅游+”“+旅游”模式,成功撬动了区域生态资源“变现”。湾沚区获评省首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官巷村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西河古镇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区还建设了全长10公里的跑马山生态骑行步道和占地4800亩的省级体育生态公园,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0-10-19 2 2 芜湖日报 c171360.html 1 向生态建设要效益 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