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第RB02版:综合

“领头羊”老易的变化

□记者 程代广 付君兰 陆婷婷

实习生 韩艳梅

连续几场秋雨,天一放晴,南陵县何湾镇呈祥村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南陵县鸿丰农机服务合作社的烘干机一大早就轰鸣起来。同镇的种粮大户方连火趁着晴天,赶紧将刚收割上来的几卡车有些潮湿的中稻送来烘干。“挣不到钱”,合作社理事长易鸿宝摆摆手,整日晒得褐红色的脸上却挂着憨憨的笑,“这三套设备是前年我花了100多万投资建设的,全部开起来一天能烘干120吨,稻子少了不划算。”但易鸿宝也知道,烘干后的稻谷不仅易于存储,身价也会水涨船高,“不划算也要干,能帮就帮一点。”

整个上午,曾经的贫困户余增江在院子里来回忙碌着。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是长期工,不仅每月有工资,还将自家几亩土地交给易鸿宝耕种,坐享土地流转费用和分红。“我们相信他,能带领我们一起致富。”余增江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2000年,多年在外务工的易鸿宝回乡,用自己家的田,加上流转亲戚的几亩地,开始创业。如何从土地里“刨金”,养活一家老小,是他琢磨最多的问题。虽然遭遇过数百亩粳稻绝收的失败,但易鸿宝没有放弃,他耐着性子,像海绵一样从书本和农业专家那里吸收农业技术知识,每当有政府组织的培训会、观摩会,他都积极参加,千方百计提高土地收益。2011年左右,土地流转的浪潮兴起,易鸿宝成为第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从30-40亩一下子扩大到300-400亩。2015年还联合附近几个新型农业主体,成立了南陵县鸿丰农机服务合作社。易鸿宝干事创业的能力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人们纷纷把家中的土地流转给他代种。如今,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亩,种植有烟叶、稻虾米,还利用闲置的育秧工厂套种蔬菜和草莓,拥有育秧流水线、旋耕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一整套设备。“村里一半的土地都是我们合作社在种呢。”易鸿宝语带自豪地透露,今年合作社成功申请农事服务中心,以后可以为村民提供耕种管收储一条龙服务,辐射带动范围将更广。

就在易鸿宝“种地”事业蒸蒸日上之时,2015年,村支书焦磊找到了他,提出想在合作社成立村扶贫基地。易鸿宝感激党和政府在自己创业时给予的帮助和扶持,而且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一拍胸脯,满口答应了下来。很快,他又在心里“嘀咕”起几个现实问题:成为扶贫基地后,在好政策的吸引下,贫困户流转土地肯定会增加。如果各项“待遇”向贫困户倾斜,合作社支出增加不说,其他人万一有意见怎么办?贫困村民客观上都存在困难,有的还身患残疾,如果他们在基地务工,该如何安置?

然而,基地挂牌几年间,他亲见贫困户境遇的变化,给了他很大的感触。年过5旬的余增江因为要照顾尚在读书的孩子,一直未外出打工,生活清苦。另一位同村人易成友是一位聋哑人,家中也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二人早早将家中几亩土地流转给易鸿宝代种,并长期在合作社务工。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基地不仅给他俩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还在流转费等方面适度倾斜,两人的土地流转费、分红以及务工收入,每人一年收入超3万元,很快就摘掉了“贫困帽”。 目前基地常年有20-30人在此务工,农忙时甚至达到80-90人,其中贫困户有26人,每年支付员工工资达80-90万元。

看着曾经一贫如洗的乡亲靠着基地生活有了起色,老易觉得,相比以前只想着赚钱养家,现在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今年疫情期间,易鸿宝还捐赠了两大车3000公斤优质稻虾米,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此外,在当地政府协调帮助下,合作社积极提前复工复产,为无法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当地的贫困户因疫情导致一些农产品滞销,易鸿宝也积极帮助售卖,以减少他们的损失。“现在,我们相当于吃饱了,但别人还饿着肚子,乡里乡亲的,不能视而不见,有能力的时候还是要拉一把。”说完这句朴实的话,易鸿宝褐红色脸上的褶子更深了。

离开合作社前,记者一行碰上易鸿宝的儿子易东东,他给我们展示了植保无人机喷药作业。26岁的易东东农校毕业,这几年回乡“子承父业”,也带来不少新思路和“黑科技”,让易鸿宝这个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开了眼界。“老喽,随他折腾。”老易半开玩笑半是嗔怪的口气里是满满的骄傲,话锋一转,他说,“还是想走稳一点,毕竟还有这么多人指望着我们呢。”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0-10-30 2 2 芜湖日报 c173292.html 1 “领头羊”老易的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