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0年12月18日
第RB05版:走 读

露姬的青春

——读莫迪亚诺的小说《青春咖啡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小说《青春咖啡馆》讲述了发生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一家名为“孔岱”的咖啡馆里的故事。这家咖啡馆像一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一群十八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说咖啡馆里的故事,具体地说主要说的是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背景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正是所谓情境主义者活动最如火如荼的时期。情境主义国际(简称SI)1957年宣布成立,1972年解散,是2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文化思潮。主张用创造生活取代“被动生活”,呼吁“毫无拘束地生活”,并进行人生的“漂移”的实践活动。它是直接影响到欧洲现当代先锋艺术和激进哲学话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母体。在这种思潮的背景下,《青春咖啡馆》里露姬的青春故事就带上了历史的厚重感。

露姬的故事在结构上是通过咖啡馆里的在校大学生、私家侦探盖世理、露姬本人和露姬的情人罗兰等四人的叙述来完成,这样的结构安排是莫迪亚诺的一贯做法。小说的第三部分是露姬自己的叙述,可以看成是小说的重点部分,如果能够,我们的阅读可以试着从这里开始。

露姬是她在咖啡馆里出现时的名字,她真正的名字是雅克林娜·德朗克。她和母亲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小说没有写到她的父亲,照我们的习惯可以把露姬看成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母亲的生活是昼伏夜出,“晚上快九点的时候去上班,凌晨两点之前不会回来。”这样一来 ,露姬晚上总是一个人在家。从这里可以看出露姬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是破碎的,当然也是孤独和寂寞的。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会有些害怕,就试着逃出去。一开始她的出逃避着母亲,她会在早晨母亲回家之前赶着回到家里,后来遇上了罗兰,再后来母亲去世了,她就基本上是过着流浪的生活了。后来和比发她大了20岁的让-皮埃尔·舒罗结了婚。但是两人却分房睡,这让她的朋友亚娜特知道后非常吃惊。“可能是因为他比我年龄大,因为他对我一直以‘您’相称。”这样的婚姻生活显然是不正常的,要求处于这种婚姻状况当中的露姬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安分地生活下去也是不现实的,这样她的出走与游荡就是意料之中的了。也就是说从婚前到婚后,露姬一直都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我们并不能把这仅仅看成是她个人的命运,还应该把它放到所谓的情境主义的社会大环境中去认识。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反过来,社会生活状况始终都对个人生活构成着一定的影响。私人侦探盖世理最后放弃了对露姬的跟踪查找,理由很简单:“我有什么权利强行闯入别人的生活,我有什么了不得的,竟然像《圣经》中试心一样傲慢地探测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要他们交代……凭什么?”这是不是也可以看成是盖世理面对社会现实发出的无奈感叹呢?

生活在游离状态中的露姬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快乐。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她曾经走在堕落的边缘。她的这种存在没有方向,没有意义,似乎成为多余,因此在她的青春还没有真正的展开的时候就被结束。最后选择用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似乎就只能是她无路可走情况下的必然归宿了。

露姬是有追求的,但是她的追求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这不能看成仅仅是她个人的原因。小说的第一部分对咖啡馆场景中人各种年轻人表现的描述,向我们透露出了社会现实存在和个人命运的关系,这对我们对露姬个人命运的理解起着引导的作用。作为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存在总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社会的客观存在制约着个人的人生选择,左右着个人命运的走向。人是社会的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的,个人的悲剧其实是社会的悲剧。

莫迪亚诺的长篇小说普遍不长,叙述的方式上总是带着侦探小说的意味,开始时头绪繁杂,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读完之后细加回味,就会发现它整体结构的精致缜密,就会产生再读一遍的冲动。

□ 舒仁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0-12-18 ——读莫迪亚诺的小说《青春咖啡馆》 2 2 芜湖日报 c181493.html 1 露姬的青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