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第RB08版:副 刊

柳色向春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这是在我的故乡流传甚广的一句千年农谚。

柳树,我楼下就有,用不着去河边看柳。每天淘米煮饭的时候,我透过厨房的窗户看窗外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堤岸柳。四季当中都想看一看窗外的柳色,这好像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之一。柳者,留也。留住春,留住夏,留住秋,留住冬,留住了一年又一年。可惜的是柳树一旦长高了,长大了,也就变老了。这像极了故乡的老母亲。挺直的腰身日复一日地变弯了,青丝也变成了白发。

柳树与人,在很多方面,却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哩!在刚开始成长的岁月里,一度曾是多么的俊美呀!光洁的树身,飘逸的柳条儿,柳丝儿迎风飘舞,像极了可爱的青春美少女,妙极了。走近了看,痴痴地看,有时,还忍不住私下里偷着乐一下,心中一定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吧?柳树长大了,每年都会长粗一圈,光洁的树身业已不复存在,树身也开始变得皴裂起来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抑或一场雪后,树干之上便开始爬满了伤心的皱纹。这是怎么了?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母亲常说。但柳树一直很坚韧啊!每一帘柳色都在向着春天进发哩!

这我相信,在寒冷的冬日里,柳树将一切都隐藏了起来。所谓大地藏冬,柳色也不例外。枝头,树梢,枝干,树身,全都是光秃秃的,裸露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偶尔也会有几只鸟停驻其上,故作沉思状,柳色都去了哪里?那春风杨柳万千条呢?那一树浓荫蔽日呢?哦!此时,已是冬天。离春之到来尚有些时日,离夏日就更加遥远了。

鸟儿们都是现实主义者,遮风挡雨的日子里,曾经那么美好的时光,眼前可没有。鸟儿们觉得很无趣,不大一会儿,全都飞走了。柳树有些伤心,鲜活翠绿的时候你们都来了,成天价地栖息在我的枝头,撵都撵不走。柳色去了的时日,面对枯枝之际,你们难道就不愿留下来陪一陪我么?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臆想而已,柳树当然不会有思想可言,但柳树却懂得——四时的变化与四季的轮回,世人的目光曾一路追随其上,大美与鲜活过一年又一年春暖花开的时日。

柳色向春,尤其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冬雨之后,大地在默默的湿润里,开始积蓄着力量。春上枝头,首先是从那一帘柳色开始的。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我却想说,春上枝头柳先知。静穆,等待,催发,舒展,打开,春上枝头喽!春来了,春来了。

好一个柳色向春,在不知不觉当中,仿佛一夜之间,我们世人正当凝望柳之梢头之际,春色就开始在枝头生发开来了,不过,你得仔细去看,用心去看,一点一点变化,一点一点鲜活,一点一点舒展,终一日,大地花开,春上枝头,悄然而至,连你自个儿也许都不敢相信,春天真的就那么一路走来了,柳色向春,就这么润物细无声地引领我们,走近她,发现她,欣赏她,一帘春色扑向眼前。呵呵!多好啊!在柳色向春的日子里,我们的性灵与双眸都在一天比一天的变得更加明亮着呢,直至满园春色入梦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将与柳色一路相伴,柳色向春只是一份引领,一种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地将与柳色一道,共同肩负起四季轮回的重任,任时光荏苒,任雨雪风霜。故乡的小河边,那一棵又一棵的老柳树,它们还在么?我已多长时间没有回到过故乡了?小河,村庄,老人,柳树,消失,遗忘,来了,走了,新生,死亡,向往,回归。柳色向春,年年依旧,但斯人已逝。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呵!千多年之前的柳树,现如今不可能存在了,但庾信在他的《枯树赋》一文中却无意间传递出一个坚韧的信息:柳色向春,年年生发。

循着心中口头一直念念不忘的千年农谚,我一路行走在异乡的河流之畔,寻找着儿时的那份快乐与美好,清新与期盼,盼望着,盼望着,一个又一个大美春天的到来。在柳色向春的光影里,我渐次走进岁月时光的深处。春上枝头,春在枝头,正如母亲所说,柳树可坚韧着哩!每一个春天从不会缺席,每一个春天也必将到来。柳色向春,正天天向上,春之号角,早已吹响。冬已将尽,春还会远吗?

吴 鲜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02-22 2 2 芜湖日报 c192768.html 1 柳色向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