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09月08日
第RB06版:文 体

我在芜湖锔瓷器 修复的不仅是器物 更是情感

瓷器

修复的不仅是器物 更是情感

“锔瓷”,是将破损的瓷器用锔钉固定,不仅“破镜重圆”,还将“残缺”升华成为另一种艺术美。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正是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不过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这门传统手艺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能够留下的只有极少数耐得住寂寞又执着认真的手艺人。

41岁的刘华正是这样一位锔瓷匠人。一件件破损的器物,经过他的妙手修复,被赋予新的生命与价值。而在刘华看来,他修复的不仅是器物,更是物件承载的一份情感。

一部纪录片唤醒老手艺

刘华是芜湖奇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IT工程师,从事的是信息化规划与管理工作,这看起来与锔瓷有天壤之别,但其实他与这门老手艺很有渊源。

刘华回忆说,他与锔瓷的缘分还要从幼时说起。刘华的曾祖父在民国时期就是靠锔瓷手艺来养家糊口的,后来刘华的叔爷爷从曾祖父那里继承了这门技艺,幼时的他就经常跟着叔爷爷带着各种锔瓷工具,吆喝着走街串巷,帮着别人锔盆、锔碗、锔大缸,看着一件件破损的物件重获新生,刘华觉得这门手艺很有意思。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很少再会有人花心思去修复一些盆碗了,锔瓷技艺也渐渐湮没在人们的视野中,这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刘华时常为此感到惋惜。

真正让刘华打定主意要拾起这门古老手艺,是因为几年前热播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中,工匠们工作时专注静谧的状态,修补后的文物带来的历史和时空碰撞感,让他既对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充满敬意,也对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全身心的专注与投入,每件作品修复完成的喜悦与感动,简单而又美好。幼时的兴趣一下子被唤起,刘华决心要将锔瓷手艺加以传承并推广下去,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书籍和查阅相关文献,学习锔瓷文化的历史沿革,不断摸索,用心钻研锔瓷技艺,他锔瓷的手艺也从青涩变得娴熟。

“破镜重圆”中蕴藏匠心

走近刘华的工作台,锤子、剪刀、锉刀、电钻等各式各样的工具整齐地摆放着,桌上还放着几件茶杯和壶具,如果拿起来仔细端详,你会发现这些器物都有修补过的痕迹,给人一种缓缓流淌的沧桑感。

一件破损的器物,要修复成一件完美的能用的物件,要经过很多道工序。“修复瓷器,首先是捧瓷,得找茬对缝,将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捧瓷后就是定位标记,根据不同瓷器的样式、碎裂程度,决定锔钉数量和位置。”刘华说,之后的打孔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每件瓷器的厚度、硬度都不相同,打孔的分寸,全靠经验的积累,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深了,容易打穿瓷器;浅了,锔钉不牢固。打孔精妙之处在于孔的深度约为瓷器厚度的三分之二,而这分寸掌握全凭手上的拿捏。

制作锔钉则是锔瓷手艺的精髓所在,最能体现手艺人的水平。过去锔钉大多是铁制,现在的锔钉主要以银、铜为材质,每一颗锔钉都是从一根铜丝开始捶打,每一锤都要很用心。锔钉既要大小适合,又要美观耐用,它决定着锔补器物的使用寿命及美观程度。锔钉制好之后,借助勾弧针将锔钉嵌入孔内,再用小锤轻敲固定,听到一声清脆的嵌入声,就说明锔钉和孔之间嵌合得精准无误。正所谓锔钉虽小,却蕴含着匠心。上完锔钉后,再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至此,锔瓷的工序就都完成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锔瓷这门老手艺也融入了很多新元素。“过去老一辈锔匠用手拉的‘金刚钻’打孔,如今科技发展,工具也更新换代,现在打孔用的都是牙医使用的牙机,稳定性和精细度更高。”刘华说,除了更精良的设备,一些新的金属工艺也运用其中,这也让锔瓷的手艺越做越精细,越来越有魅力。

修复器物还能治愈人心

来刘华这修复器物的,大多数都是朋友间的推荐。“以前锔瓷是实用手艺,现在只能算是装饰了。如今一般人不会刻意锔补修复普通瓷器,但凡送来修补的,都是有故事的。”刘华说,修复一个破损的瓷器看似简单,但其实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其中最难的还是构思。

每次拿到破损的器物时,刘华很少会急着动手,而是与器物的主人闲聊器物的来源,在他看来,锔瓷既是修复,也是一个创作过程。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要恢复器物的使用功能,更要让器物“重生”。“对于修复物件,很多时候修补的不仅是瓷器,更是一种情感。”刘华说,很多瓷器本身价值可能并不高,比较普通,但它们或是祖辈传下来的,或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对主人来说带有很深的情感,只有了解瓷器和其主人之间的故事,修复出来的瓷器才更贴合其本身的气质。“每一个锔瓷作品背后都有不同寻常的故事,值得人们慢下来、沉下心去欣赏和琢磨。”刘华说。

多年来,刘华修复的瓷器有近百件,有祖传的老物件,也有日常用的茶壶茶具。这些破损的器物经过修复后,往往又被赋予了新的寓意和美感。前段时间,朋友一把心爱的茶壶的壶盖磕破了一小片,经过刘华的修复后,朋友赞不绝口:修补的地方,有如一段静谧的月光在此停留,赋予了茶壶自然的灵气,让旧物有了新的灵魂。在刘华看来,修复之后的瓷器不可能和原来一样,但锔过的瓷器却自有一种“破镜重圆”的美,不可复制。

在传承中融入现代审美

非遗文化永续发展,传承人责任在肩。为了将锔瓷技艺传承发扬,前两年,刘华成立了“手互·锔瓷工作室”,以推动芜湖锔瓷技艺的传承、创新。“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我与爱人都喜欢手工艺:‘互’字形似两个‘工’,寓指我与爱人是两个手工艺人;‘手互’则寓意‘守护’,有着守护传统手艺的意思。”刘华说。

今年“芜湖锔瓷技艺”入选了鸠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更为刘华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对于锔瓷技艺的传承,他有很多的设想,并正逐步让设想变为现实。刘华说,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目前成立了“金属工艺与首饰设计实验室”,他已经与该校联系,希望可以提供技术及设备上的支持;同时,他还与国内顶级瓷器修复团队建立了沟通渠道,以共享行业动态与最新修复技艺。为了宣传推广锔瓷技艺,刘华也不遗余力:注册了“手互”微信公众号,宣传锔瓷文化;联合鸠江区文化馆,筹备设立锔瓷非遗展柜,让更多的人了解锔瓷技艺;联合芜湖茶艺协会,组织开展锔瓷技艺分享会并开展公益修复活动。“今年我计划在芜湖古城成立‘芜湖锔瓷技艺’非遗传习基地,进一步培养锔瓷技艺传承人。”刘华说,传统手艺也需要与时代融合,他打算开发一些锔瓷的周边文创产品,添加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元素,使锔瓷技艺变得更为灵活和美妙,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门手艺。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也必须是安静的。因为锔瓷需要极度专注,不能有一点分心,刘华喜欢在深夜或清晨进行创作,坐在桌前几个小时转瞬即逝,他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一层又一层的时光就这样带着锔过的痕迹,在瓷器上镌刻下他的印记。刘华说,他很享受这种缓慢而专注的时光,享受沉浸而放松的心态。“锔瓷不仅仅是一种手艺,其中更蕴含着朴素的中华文化。我希望在展现锔瓷匠人独具匠心的高超技艺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仍然保持一颗惜物之心,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刘华如是说。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 季鲲 实习生 鄢传杨 吴哨童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09-08 2 2 芜湖日报 c220372.html 1 我在芜湖锔瓷器 修复的不仅是器物 更是情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