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12月24日
第RB02版:综 合

乘风破浪 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春天里”

□记者 赵丹丹 王俊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均增长约1.8倍;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达到了11%。

在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样乘风破浪、势不可挡。作为安徽省首批战新产业基地之一——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高新区全力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模式,形成双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今年1-11月,基地核心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81%,为弋江区“建设美好弋江南、共创智慧大江湾”注入了澎湃动力。

延链补链强链 增强发展韧性

走进安徽瑞迪微电子有限公司展厅,展柜里陈列着企业最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芯片。瑞迪微电子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IGBT芯片、碳化硅芯片及功率模块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企业一期厂房去年开工建设,今年10月27日正式投产,目前年产能可配套30万辆新能源汽车。

“我们目前研发了6款芯片,其中5款已经量产,搭载于奇瑞新能源部分车型上。第6款预计本月底实现量产,这也是行业第七代产品,代表着行业最高水平。”瑞迪微电子总经理陶少勇介绍,新厂房的建成,将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明年的产能将再增长一倍,可配套6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将从今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9000万元。”

新冠疫情发生后,车载芯片断供问题成为制约车企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高新区围绕新能源汽车芯片研发生产开展项目招引,现已集聚了启迪半导体、华东光电、瑞迪微电子、芯塔电子等30余家企业,基本涵盖了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应用模组及销售等方面的全产业链条。

围绕芯片的全方位布局,是高新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韧性的一道缩影。近年来,高新区瞄准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核心部件及创新平台布局,加速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积极布局氢能源汽车产业。奇瑞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获批省第三批重大专项,专门成立子公司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作氢燃料电池项目,目前,其自主开发的25KW电堆和60KW氢燃料发动机系统已通过国家强检。“只有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动能不断涌现,才能真正实现在竞争中快人一步。”弋江区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优化发展环境 激发企业活力

2021年即将收官,对于安徽舟之航电池有限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全年都是满负荷生产的状态,销售收入已超过15亿元。”企业负责人张海滨告诉记者,对比前几年数据,企业2021年的“进步”尤为明显:2019年,企业销售收入2.6亿元;2020年3.9亿元;今年则一举突破15亿元。与此同时,利税较去年大幅增长。

舟之航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采访中,张海滨指着繁忙的生产线告诉记者,企业目前研发生产的有6款产品,其中最大续航达到了800KM,主打产品的续航里程为400KM。“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非常火爆,我们2022年的订单已经提前接满,预计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

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政府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帮助。记者采访中获悉,为解决舟之航产能不足的难题,今年高新区为其协调盘活了服务外包产业园两幢总计80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其中一幢已于11月19日投产,另一幢预计将于2022年4月投产。

与此同时,高新区深入推行“1%工作法”,围绕企业成本与利润构成,以集成、精准、务实的工作举措,最大程度地指导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以舟之航新上的生产线为例,通过工业互联网改造,生产线可节约人员20%左右,能耗减少40%。

政策优势不断凸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很多企业都有着切身感受。“对于高新企业来说,人才招引是重中之重。”瑞迪微电子总经理陶少勇说,今年芜湖出台了“紫云英人才计划”,企业引进的人才可享受购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企业出去‘抢人’更有竞争力了。”

矢志不渝 打造芜湖“头部产业”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芜湖寄予厚望。

在12月11日举行的最新一期畅聊早餐会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邀请6位企业家共商芜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计,并明确指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对芜湖特别重要!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集合更多资源要素,矢志将其打造成为芜湖的‘优势产业’‘头部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已经明确,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弋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将以国家战略为指引,进一步做大集群规模,打造产业虹吸效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保障基地健康快速发展。

在壮大产业集群方面,积极围绕整车生产项目发展上游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组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科技+资本+产业”招商等方式,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高标准建设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小镇,依托核心企业发展芯片、大数据、传感器等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将小镇打造为公共实验平台,最终实现产业的集聚、迭代、升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在供应链、市场端、高端人才等方面推动芜湖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思路,我市将紧紧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创新发展,进一步强链补链,重塑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强化省内与长三角区域协同,大力发展以整车为龙头、以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错位发展模式,通过集群集聚带动作用,打造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制造片区。

拥抱美好未来,搏浪广阔“蓝海”,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可期。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12-24 2 2 芜湖日报 c234640.html 1 乘风破浪 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春天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