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2年07月08日
第RB05版:我们的新时代

织密困难群众“保障网” 兜住稳稳的幸福

低保标准是一道社会兜底保障的“地平线”。我市城乡低保保障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先后实现原市辖区及湾沚、繁昌、南陵三地标准统一、无为市区域内城乡统一,2021年更是取得重大突破,圆满实现低保标准全市一体,达到742元/月,真正做到同城同标,凸显底线公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实现城乡一致,全市平均补助水平达1038元/月。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分别为1150元/月、1550元/月。去年,我市累计支出各类救助资金约9亿元。这仅仅是近年来芜湖民政系统在推进共同富裕、构筑高质量基本民生保障体系的一道缩影。

春江水暖鸭先知。越来越坚实的保障如何持续全面又精准地惠及低收入群体,与他们近距离打交道的政策执行者们感触最深。日前,记者来到弋江区,通过与一线工作人员的座谈交流,一窥全市兜底性民生保障的新作为与新气象。

从“申请救助”到“主动救助”

近些年,一个新名词“全科社工”渐渐为弋江区办理业务的居民所熟识。“全科社工”类似于“全科医生”,“一个人包揽了社区居民所有事。”在弋江区滨江社区党委书记范捷看来,脱离了“写材料”等行政性事务、专注服务300—600户居民的“全科社工”优势显而易见:“全科社工”服务时间长期稳定,对辖区情况更熟悉;居民对社区治理更高的要求倒逼着“全科社工”不断完善自我工作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于社会救助来说,“全科社工”工作职责不仅要求其要更积极地响应政策,也让辖区居民享受政策更加精准了。“他们熟悉政策,也熟悉居民,上传下达的通道打通了,救助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了。”范捷说。

以“全科社工”为例,我市逐渐将社会救助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将主动发现纳入村(居)职责范围,在全市937个村(居)全部配备社会救助村(居)协理员,基层主动走访发现的职能充分发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不仅如此,在推进救助工作从“申请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化上,我市线上线下动作频频、妙招不断。

依托12345政务服务平台,开通全市救助服务热线,畅通主动发现渠道;构建全市低收入群体数据库,推动各类救助数据信息归集共享,加强社会救助对象实时更新动态监测;深化救助领域数字化改革,打造全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平台,通过整合优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低保信息系统、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系统互联融合。

此外,不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也让救助“及时雨”更及时,确保在追寻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不掉队。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截至去年初,全市71个镇(街)均建立了镇(街)党(工)委领导、政府(办事处)负责、部门参与的社会救助联审联批制度,实现低保、特困等救助项目“一站式”受理。针对申请材料多 、办事繁的问题,精简申报材料,推行“一证一本一书”改革,优化民主评议环节,将办理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以内,救助效率显著提升。重构临时救助流程,全面落实镇(街)备用金、“分级审批”“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一事一议”议事制度等工作机制,临时救助的“救急解难”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通过数据赋能,智慧救助也“触手可及”。目前,我市已做到一个平台管全市,通过不断优化“申请、核查、审核、认定”等工作流程,推进各类救助一站式线上集成办理。我市还推动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依托“皖事通” APP,开通“皖救一点通”社会救助在线服务应用,实现急难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从“物质救助”到“物质+服务”

今年初,在一次困境儿童走访过程中,弋江区浅湾小区一名15岁的男孩陶陶(化名)引起弋江区阳光爱心协会志愿者的注意。彼时,家庭突遭变故的陶陶无人抚养,性格敏感又叛逆,对他人的帮助非常抵触且态度恶劣,经常与周围邻居发生矛盾。

了解这一情况后,志愿者们很快为陶陶申请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享受孤儿救助政策,让他住进了廉租房。弋江区青禾心理治疗团队派志愿者定期上门进行心理辅导。4月市区静态管理期间,志愿者积极与社区对接,安排一日三餐送餐上门,还捐赠了一台电脑,让陶陶能安心在家上网课。前段时间中考,志愿者们也轮流送考并全程服务。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逐渐打开了少年的心扉,志愿者告诉记者,现在陶陶性格变得活泼且懂事了,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心理辅导后,他主动跟志愿者说了一声:“谢谢,谢谢阿姨的关心。”一句真诚的话,让在场不少志愿者湿了眼眶。

中考结束了,志愿者们和陶陶一起谋划起了未来,“我们建议他考一个能提供食宿的学校。三年后,根据他的情况,我们建议他努力入伍,到部队里锻炼锻炼。”弋江区民政局局长孙亚敏一直关注和关心着陶陶的救助进展,她告诉记者,近些年社会救助并没有止步于政府救助,而是在政策落实基础上,增添了不少人文关怀和多样化服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关爱,重拾生活和奋斗的信心。“从物质救助到‘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更精准了。”

困难群众情况千差万别,需求各不相同,不“撒胡椒面”,才能把帮扶送到群众心坎上。我市一方面健全认定指标体系,实现由收入型一元认定模式向收入、支出等多维评估模式转变,健全完善刚性支出扣减、就业成本豁免、低保渐退等政策,全面落实低收入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以“单人户”纳入低保,同时将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放宽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将更多的因病等刚性支出过大的困难人员纳入保障。将未成年人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年龄上限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积极探索将临时救助向外来人口拓展,社会救助政策覆盖人群更密实,救助可及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创新发展救助服务。加强政府、市场、社会等救助帮扶资源的统筹和联动,打造了“公益创投”“一封家书”“温情家访”等救助品牌。连续开展“福彩公益金助学”“慈善圆梦”“精准扶贫”“送温暖献爱心”等常态化慈善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35家,志愿者注册50.5万名,志愿服务组织1332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6848个,项目总时长89.62万小时,涌现出芜湖市蓝天救援队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目标,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在发展全类型社会救助、健全减缓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提升社会救助数据化水平等重点领域锐意改革创新,高质量实施基本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民政局相关责任人表示。

□记者 付君兰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2-07-08 2 2 芜湖日报 c259734.html 1 织密困难群众“保障网” 兜住稳稳的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