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2年11月16日
第RB05版:T1

在现场 在路上

有这样一个群体,在防疫战斗的危急时刻,他们和医生一样,整日穿梭在医院、封控小区、核酸检测点,忠实地记录下防疫战斗中那些坚守的身影,那些感动的话语,那些坚定的决心。

有这样一个群体,在抗击洪魔的严峻时刻,他们和军人一样,匆忙奔走在抗洪防汛的大堤上、居民临时安置点里,忠实地记录下搬运沙袋磨破的肩膀,浸泡起皱的手指,暴晒脱皮的手臂。

有这样一个群体,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他们和农民一样,头戴草帽活跃在田间地头,忠实地记录下驻村扶贫干部黝黑的面孔,困难群众脸上云开雾散般的笑容。

……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勇敢;不同的角色,同样的担当。这,就是记者。他们没有钢筋铁骨,不是天赋异禀,只是因为他们把使命任务刻在心里,把光荣职责扛在肩上,知重负重、勇毅前行。

今天,是人人皆成自媒体、个个都是通讯社的现代传播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有摄像头的数字记录时代,或许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成功的记录者,但如果没有对百姓苍生的深情关注,对公平正义的深切坚守,对人民城市的深刻自信,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名成功的记录者,终究无法和记者比肩。

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是所有新闻记者的初心。这是专业的要求,是职业的要求,更是事业的要求。这种情怀、这种素养、这种品行、这种境界,需要岁月的打磨,需要实践的砥砺,更需要信念的滋养。

记者,记世间事,行万里路。

他们在观察,观察光影变化时光流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从“傻子瓜子”到“三只松鼠”这部坚果发展史,在今昔对比中观察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发展变迁。从“江东名邑”“吴楚名区”到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在古今观照中观察感悟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决心。

他们在倾听,倾听时代脉搏人民呼声。倾听轻轨机车空中追光逐电的脚步,倾听盾构机地底酣畅淋漓的吟咏。在田间倾听水稻拔节的快乐,在民居倾听群众内心的跳动。由此,自信从容的芜湖声音回荡天际,跨越发展的芜湖乐章响彻苍穹。

他们在记录,记录社会进步岁月变迁。俯下身,沉下去,秉持真心,满怀真诚,书写真情。以笔触和镜头为尺,丈量芜湖六千平方公里土地上高质量发展的速度、民生改善的力度、人民城市的温度;以汗水和辛勤为笔,描绘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的壮阔征程。

他们在行走,行走人间大道百姓心田。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只有同“纬度”才能同“温度”,只有“共振”才能“共鸣”。无论晴天雨天,无论逆境险境,一次次坚定出发,一次次火速抵达。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文字化作良药,镜头变成明灯,为人们送去温暖和力量、带来希望和感动。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尽管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深刻变革,技术与资本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业态,但责任与使命依然是新闻生产中最稀缺资源、最宝贵要素,最需要珍惜,也最令人动容。毕竟再高效的爬虫抓取技术,也无法比拟记者现场采访的纤悉无遗;再精准的数据挖掘算法,也无法比拟记者深度报道的入木三分。

著名新闻人范长江曾说:“似乎很神秘的新闻记者职业,还是把最平凡的人格问题,做成了根本的第一信条。”只要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声,守正创新,志存高远,信念似火,担当如磐,新闻记者终将无愧于职守、无愧于时代,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良业绩。

夏松钊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2-11-16 2 2 芜湖日报 c276921.html 1 在现场 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