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2年11月21日
第RB08版:副 刊

下放知青的“愿望”

1977年初,我高中刚毕业,父亲就及时帮我报名下放农村插队落户。一是为了早下放能早上调;其二也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公社“知青办”很快为我办好了下放手续,将我的户口由非农户口转到生产队为农业人口。我的名字在我家“户口簿”“居民粮油供应证”中随即注销。我拿着公社发放的300元的落户费,步行十多千米到南陵县城买了一根篇担、两只稻箩,还有箬帽、雨衣和一些农具,为参加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4月6日一大早,生产队的杨队长和李队长就来到我家,接我到生产队去了。没有红花、没有炮竹,也不算灰溜溜的。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算是光荣的事。这之前父亲工作的单位也给我赠送了饭盒、面盆等几样日用品。两个哥哥,一个送鞋一个送袜,也算是对我的安慰。步行两千米我来到生产队,与全体社员见了面,说了些谦虚的客气话。从社员们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到来是持欢迎态度的。那时整个生产队连一个初中生都没有,我一个“空壳”高中生也算是知识分子了,生产队正需要一个会打算盘、会记账的“人才”。但不会农活的我,自然也给他们增添了负担。

4月初的天气,乍暖还寒。农村的春耕生产刚刚开始,大家都开始在农田里忙碌。车水、犁田、斩田,人人有活干。按照队长分工,我脱掉解放鞋卷起裤脚,赤脚拿着锄头跟着大家到刚犁过的水田里学习斩田。当我一双白嫩的赤脚踩入水田时,冰冷刺骨,差点让我叫起来。但我还是淡定地面带微笑,开始田间劳动。在队长的指导下,我学着大家的动作,将犁过的大块泥土用锄头斩碎,这是我第一天的农活。从这天开始,我就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民“老二哥”了,这是我人生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农村,由于我身体单薄,做重体力活有些吃力,工分较低。但栽秧、打稻、用牛、车水这些农活,我都学得快能做好,最大的弱项就是挑担子。在水利工地上挑土方,是我最痛苦的经历。以致今天,始终不忘曾经想做一位“卖香烟的人”。

1977年的冬天,本县在新淮乡开挖一条“东山河”,需要大量民工挖河挑土筑埂。受县、公社的调派,我挑着夹篮、被子和咸菜罐跟着水利民工队伍,步行十多千米到东山河工地劳动。地铺打在空旷的“队屋”里,取稻草垫被,以土坯枕头。每天清晨起来,掀开咸菜罐吞下两大碗米饭,便开始了挖河挑土的劳动。大家挑着夹篮排队装土,装土的老农看我瘦弱,总是给我少装一点,但挑担爬坡的活真让我吃不消。从小缺少磨练的肩膀支撑着扁担,由右肩推向左肩,又由左肩推到右肩,最后落在中间,并用双手两边托着……不几天, 整个肩膀是皮破肉肿,中间鼓起了包,疼痛难熬。但只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继续挑。

这天,我挑着泥土艰难上坡时,不远处传来一声声“卖烟喽……”的叫卖声,熟悉的声音!卖烟人是我小学的同桌,比我大几岁,初中辍学下放,上调在公社广播站工作。他在工地上放高音喇叭,空闲时手提竹篮装上火柴和“丰收”“铁桥”“腰鼓”等廉价香烟来回叫卖。两位是同学,一个是颤抖双腿步履艰难,另一人是上蹭下跳步如流星;一个是一步一哼喘粗气,另一位叫着“卖烟……”如唱戏。那时那刻,我是多么羡慕、多么想也去卖香烟……在夜晚的梦中,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以致清晨被身边的老农推醒时还面含微笑。

后来的岁月,初次招考我幸运入学,毕业回到县城工作、生活,虽然环境多次变更,但我仍然始终不忘曾经想去卖香烟的经历。我把“踏实工作,老实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常把自己重新“放回”到“卖烟人”下面。

在机关工作40年,爱岗敬业,虽与有些人相比,自己工作累、待遇差点,但总能给自己找到心理平衡。不攀比、不忧怨、不懈怠,振作精神,多做工作,把平凡的工作做到精致、专业。工作虽然平凡、清苦,但我总感到满足和快乐,庆幸自己这一生赶上好时代,遇到好机会,跳出“农门”,分配到机关工作。不然,我还在想做一位“卖香烟的人”。

伍先华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2-11-21 2 2 芜湖日报 c277461.html 1 下放知青的“愿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