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4年01月11日
第A08版:国内国际·综合

李新剑: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沃野中

李新剑,一名有乡土情节和为民情怀的高级知识分子,把“论文”写在了乡村振兴的沃野中。驻村两年多来,他跑遍新坝村28个自然村的每个角落,在为乡村振兴贡献才学和汗水的同时,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地释放光热,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

让奋斗足迹踏遍乡村角落

2021年,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李新剑别妻离子,来到沈巷镇新坝村,成为这里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扎根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刚到村里,李新剑开展全面调研,迅速掌握村里的第一手情况。他一边采取“内强外联”的党建工作思路,很快为村党总支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一边坚持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的强村富民之路,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与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带领群众跑市场、找项目,结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鼓励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形成以种植、销售、务工等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李新剑驻村两年多来,跑遍新坝村28个自然村的每个角落,与广大村民、村“两长”、低保户、监测户和种养殖大户进行深入交流,留下了几十万字的调查材料和工作日志。在他的帮扶下,第一年,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到69万元的突破,2023年新坝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更是高达200万元。

李新剑连续两年在芜湖市选派干部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新坝村也先后获得“芜湖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鸠江区最干净村居”“区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其先进帮扶事迹也被各级媒体报道。

为民解忧,他一直在路上

“多亏村委会,我母亲才能转危为安。”2022年8月15日,在上海务工的季东松将印有“疫情无情人有情,一心一意为群众”的锦旗亲自送交到村委会,衷心感谢大家在疫情期间将其病危的母亲及时送到医院医治。

疫情期间,李新剑积极组织新坝村村民进行防控,他身先士卒,没日没夜地落实防控政策,常常连续驻村数周。他心系群众,关心弱势群体,对于缺乏照顾、无法就医的独居老人,他及时组织村两委干部和自愿者进行救助。李新剑还经常自掏腰包为低保户、孤鳏老人、重残户等弱势群体买来衣物、粮油和药品发放给他们,并多次为困难家庭或患病家庭进行捐款,帮助他们缓解困难,先后支出近2万元。

为民解忧,他一直在路上。为了帮扶当地种养殖大户发展生产,扩大销售,李新剑组织高校和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新坝村种养殖大户和农业产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积极打通高校食堂定点采购新坝村蔬菜的通道,为产品销售铺设新渠道;组织高校工会扶贫采购,拉动新坝农产品销售。2022年4月,李新剑面对村内蔬菜滞销的问题和市区亲朋好友购菜的艰辛,积极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和小农户开创微信群社区团购模式,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进行蔬菜销售,前后销售蔬菜5万多斤,沟通了产销,实现了双赢。

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

近年来,李新剑在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的互通互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提出了“双循环式”高校帮扶模式,旨在将乡村振兴人才帮扶与高校人才培养进行紧密结合,实现二者的双赢。

他利用高校优质人才资源,加强对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带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他指导8名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学生,开发了“优畅村”乡村振兴商务App,把新坝村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销售出去,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加师资培训队伍,为新坝村企业家们送知识送服务。

李新剑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组建了多个团队围绕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培训与咨询服务、乡村振兴科学研究、乡村振兴技术服务与产业推广,以此不断向乡村输出人才、技术、管理和其它资源,并通过这种形式反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双循环”。 记者 承孝安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4-01-11 2 2 芜湖日报 c330708.html 1 李新剑: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沃野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