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0年12月05日
第RB02版:今日健康

冬季养生 七大要点为健康加油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养生,七大要点为健康加油。

顺应自然 早睡晚起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该起床了。

冬季白天缩短,夜晚增长,人也应顺应“冬藏”原则,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将作息调整为“早睡晚起”,比其他季节早睡一两个小时,再晚起一两个小时。对于阳气偏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阳出来再起床,以避寒邪。否则,很可能因受寒引发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诱发心绞痛等意外。

早饭晚吃 晚饭早吃

冬天起床迟,早饭时间也应顺延。人在睡眠时,消化系统仍在努力工作,消化一天中吃下的食物。如果早饭吃得过早,会使消化系统疲劳应战。起床后,可以先喝一点水,再准备吃早饭,给消化系统留下足够的休息时间。

冬天睡觉早,应适当提早吃晚饭,特别是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较弱,更有必要早一点吃,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消化食物。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晚上积食,还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早吃硬 晚喝稀

这里说的早吃硬,其实并不是指口感硬的东西,而是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食物,如瘦肉、谷物食品等。早饭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天活动所需的能量。但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时考虑食物是否易消化。

晚饭后,人的活动量会减少,为了避免食物堆积,应少吃点,并选择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为好,肉类、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还有养胃、安神的作用,推荐老人可以吃些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

早喝水 晚喝蜜

中医有句话叫:“早喝盐水晚喝蜜”。盐有清热、凉血、解毒、养肾的作用。晨起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助于降火益肾,缓解便秘、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且对上火、咽喉肿痛者也有好处。但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和肾脏功能不好的人应慎喝;一般100毫升水中食盐不要超过0.9克,以免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

晚上喝蜂蜜水,既可以帮助消化,又有助睡眠。每天睡觉之前可以舀一勺蜂蜜,用温开水调服。但有起夜习惯的人晚上最好不要喝蜂蜜,因为其含糖量较高,容易引起多尿;糖尿病患者也应慎喝。

晨练晚点 晚练早点

不论是早起锻炼,还是傍晚锻炼,也都需要适应冬天的时令特点。选择锻炼时间的一大原则是:见不到太阳不要锻炼。所以,晨练要等到太阳出来后,晚练要赶在太阳下山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内的阳气不受损。因此,在冬天,晨练的时间就要比其他季节晚一点,傍晚锻炼则要比其他季节早一点。

此外,冬季早晚气温较低,室内外温差大,过早出去锻炼,比较容易受凉,还可能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发身体不适。晚上太晚锻炼,也可能会因气温问题导致身体不舒服,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尤其应当注意。

早起晒太阳 晚上泡泡脚

晒太阳有助于补钙,还能够振奋精神。早上多晒晒太阳,晒15分钟即可有助于提高人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促进钙质吸收。

热水泡脚有助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因此提倡在睡前进行。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比较疲累,肝肾也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睡前用摄氏40度左右的水泡脚半小时,达到身上发热但不明显出汗就可以了。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效果更好。

进补不妄补 爱吃不妄吃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进补的黄金季节,在冬季到来时大量食用各种补品,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套餐”“搭档”。其实冬季适当进补就行,冬季主要在于闭藏,不是外泄。过量进补反而会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态,尤其是过量食用补阳、补气之品反而导致体内精气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应该适当进补,不可妄补,尤其是人参、鹿茸等补气、补阳“利器”更应慎重。

冬季天寒地冻,吃一顿麻辣火锅,出一身汗,会让人感到很舒服,殊不知这是在耗散人体的阳气。在冬季应该以补养阴精为主,切不可妄用大热之品。当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破坏消化系统。总之,冬季应以平和而滋润的饮食为主,如多喝一些粥类,适当放一些大枣、枸杞、桂圆、银耳、百合,酌情加少量生姜,补而不腻,润而不燥,为冬季进补之佳品。不可大量食用大热之品,如羊肉、辣椒等,更不可大量食用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李轶群 许晓华

来源:《生命时报》《中国中医药报》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0-12-05 2 2 芜湖日报 c179003.html 1 冬季养生 七大要点为健康加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