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第RB02版:芜湖地理

欲言草木 有嘉辞

草木之美,美不可言。状美之辞,美不胜收。譬如“葳蕤”,形容草木茂盛之貌,看起来很形象,听起来很悦耳,体现了汉字的视觉美与听觉美。唐代陈子昂:“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唐代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两句诗中,“葳蕤”与“泛滟”,叠韵对叠韵,“葳蕤”与“皎洁”,叠韵对双声,真乃“娱心意,说耳目”也。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形容草木的嘉辞,举不胜举。其中有两个词族——有“葱”一族与有“芊”一族,值得我们关注。

先说说有“葱”一族。

“葱”字打头的有“葱茏”。《辞源》“葱茏”释义:“青翠茂盛貌”。宋代梅尧臣:“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葱茏”亦作“茏葱”。唐代元稹:“海亭树木何茏葱,寒光透坼秋玲珑。”明代于谦:“茏葱一树玉生香,半露晴梢出短墙。”

“葱茏”像“葳蕤”一样是叠韵词,乐感很好,形容草木,适宜入诗。两者不同之处是,“葳蕤”是单纯词,联绵词,由一个词素构成。“葱茏”由两个词素构成,不是单纯词。“葱”是“青翠”,“茏”是“密集”。合起来是“(草木)青翠密集”——草木又青翠又茂盛。

“茏”在古汉语中也有一定的组词功能。“茏苁”:《古汉语大词典》“聚集貌。”明代杨基:“掖垣一树独开迟,嫩叶茏苁抱香萼。”“茏茸”:《古汉语大词典》“聚集貌。”明代袁凯:“隙壤所自治,剪刜去茏茸。”

汉语词汇中,表示草木青翠而又茂盛的词语,“葱”字打头的,还有不少。

“葱倩”。宋代苏辙:“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

“葱郁”。宋代李汇:“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葱郁”可以颠倒为“郁葱”。宋代王安石:“草木犹疑夏郁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葱芊”。宋代方岳:“庙廓春郁穆,岩穴草葱芊。”“葱芊”可以颠倒为“芊葱”。明代胡应麟《四知篇其三盱眙李大保惟寅》:“隽声逮嗣服,兰桂逾芊葱。”

再说说有“芊”一族。

“芊”字有两个义项:茂盛;浓绿。“芊”字打头的表示草木既青翠又茂盛的词语也有不少。

“芊芊”。唐代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芊苍”。唐代韩琮:“的的堕芊苍,茫茫不记年。”

“芊蔚”。唐代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芊萰”。晋代郭璞:“涯灌芊萰,潜荟葱茏。”

“芊眠”。“芊绵”的异形词。宋代陆游:“柳边烟掩苒,堤上草芊眠。”“芊眠”可以颠倒为“眠芊”。清代陈维崧:“染啼痕、眠芊幽篁。”“芊眠”又有异形词“千眠”。晋草木陆机:“藻思綺合,清丽千眠。”还有异形词“仟眠”。汉代王褒:“远望兮仟眠,闻雷兮阗阗。”

“芊”字也可以“打尾”,放在双音节词语的后音节。

“萋芊”。唐代温庭筠:“萋芊小成路,马上修蛾懒。”

“嫣芊”。近代钱穆:“云烟瞬百变,草树自嫣芊。”

综上可见,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草木繁茂聚集的词语丰富多彩,我们为诗为文时尽可选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唐代李白《长歌行》)“草木多淑气,云霞怡我颜。”(清代戴廷栻《青青陵上柏》)“多淑气”“尽欲言”的草木,作为大自然赐予的审美对象,期待一代又一代诗人,以深情的眼光去欣赏,以斑斓的嘉辞去咏叹。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有一些字、词、句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表达的意思已经与最初的含义不完全一致,甚至是相左的,就像“衣冠禽兽”。还有一些词语,则长期被世人误解误用,很有必要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貌。基于此,本版特开设“字斟句酌”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注明“字斟句酌”栏目,投稿信箱:whrbzfkb@163.com。

盛书刚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0-12-07 2 2 大江晚报 c179181.html 1 欲言草木 有嘉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