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第RB05版:留 春

父亲的君子之道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八个年头了。忘不了正月里的那个中午,接到弟弟的电话后,我悲痛欲绝,前天我们通话时他还是好好的。父亲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离开的,多年来,每次提笔,我的思念就像潮水般涌来而泪眼模糊。穷其一生,父亲遵循的是一条君子之道。

父亲是个孝子。父亲待人温和恭敬,尤其对我的奶奶。奶奶吩咐的事他都认真去办。可谓“君子有九思”中的:“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老家买不到的药物,父亲立即买来并风雨无阻地送去。有时候乘车不便,他就骑上自行车往返一百多里路。从小到大,我只看到父亲流过一次眼泪,那是奶奶八十岁后摔了一跤,父亲为不能在老母亲身边照顾而自责不已。年近七十,父亲决定每隔一段时间就和母亲去老家,与大伯、叔叔和姑姑齐心协力照顾奶奶。奶奶是九十八岁寿终正寝的。

每年清明祭奠,看到父亲墓碑上“汪振铭”三个字和那张温和的笑脸,我的心就融化了。对于我们,父亲既是人生的导师更是慈父!父亲身材适中,皮肤白净,眼睛虽然不大但始终闪耀着和善的光芒。这双眼睛就像定海神针般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引导我们走上人生的正道。有一次,我家先生硬拉着父亲去照了一张戴领带的标准像,那气度简直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一生热爱学习,每天晚上不是读书就是看报,写的字我们都自愧不如呢。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父亲像奶奶一样十分乐观。因为母亲工作忙,父亲包揽了烧饭等家务,一边做还一边哼着歌曲。父亲年轻时在上海、杭州都地生活过,见过世面,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晚饭后,一家人常常围坐在他身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厨房的水开了,谁都不愿离开,就让父亲暂停下来。父亲风趣幽默,我们几个往往笑出眼泪来,连不苟言笑的母亲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母亲平时很严肃,父亲的笑容便格外珍贵。记得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们都在老家,父亲正在奶奶的房间里休息,十一二岁的我和姐妹们嬉闹着跑进跑出。这时,传来父亲起床的声音,我知道他睡觉时最怕被人吵醒,便忐忑不安地一边跑一边小心翼翼地朝窗户望去。没想到父亲正站在窗前看着我笑呢,是舒心地笑!这时,老屋天井的阳光正洒在他俊美的脸庞上,那么温暖那么明亮!那一刻,窗前的父亲就像一幅画像一样永远定格在我年少的心里。

都说“父爱如山”,我说父爱也似水。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家中不论谁出远门,天不亮就起床的是父亲,推着自行车送到车站的是父亲,买两根油条递上手的还是父亲;晚上回家不论多迟,看着报纸坐在灯下等候的也一定是他。有一次,不知为何赌气的我竟然对父亲说:“同学的父母比你们好多了。”父亲听后有点惊讶但随之笑着说:“哎呀!怎么这样说呢?”现在想来悔恨不已。父亲对我格外包容,在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后,我哭了。但父亲低声地说:“别泄气,明年再来。”后来,在父亲同乡的帮助下,我进到屯溪一中补习。那天,看着父亲毫不吝啬地拿出一沓钱交给老师时,我的心像被针刺了一般,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不辜负他的期望。当我接到安徽师范大学的通知书时,父亲激动不已地说:“胜利啦!”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点父亲做到了,他温文尔雅,从不说脏话、粗话,即使对他的徒弟也从不训斥。更难得的是父亲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那年代,粮食紧张。父亲在粮食加工厂,每到春节前,总有人来找他,他虽然不是干部,却有求必应。老家来人了更不用说,不论是男女老少,还是左邻右舍;不论是来看病还是来买卖的,他从不嫌烦,都是热情招待,尽量满足。

记得父亲“走”后的一个晚上,我带女儿去医院,看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一个和父亲年纪相仿形体相似的大爷,被救护车送来,急诊室的医生抢救后宣告死亡。边上的妻子扑上去大哭,儿子也在一旁落泪。据说大爷的心脏病犯了,救护车未及时赶到。看着躺在病床上面容安详的逝者,我突然感慨不已。这一幕与父亲被母亲和弟弟送往医院时的场景怎么如此相似呀!父亲不也是耽误了去医院的时间而没抢救过来的吗?难道是父亲知道我悲伤不已、万念俱灰后劝慰我的吗?

汪亚君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06-16 2 2 芜湖日报 c208925.html 1 父亲的君子之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