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10月20日
第RB05版:留 春

我的大姐

大姐又来电话,请父亲及我们姊妹几家聚一聚。放下电话,一阵温暖涌上心头。父亲与弟弟生活在一起,住在镇上,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已大不如以前。大姐特地说晚饭在她家里。我明白大姐意思,趁老人家还能走动,一大家子多来她家聚聚,多陪陪父亲。

大姐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位小学老师,已退休多年。大姐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因故辍学了。我们大队的小学缺老师,喜欢看书、只有16岁的大姐成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

大姐比我大7岁,在我的记忆里,她长得高高大大,就像一个大人。刚上初中时,最头痛的是写作文。一次老师布置了过春节的作文,我不知从何写起。晚饭后已好长时间了,大姐看我还坐在桌前抓耳挠腮没有动笔,就走过来说我来帮你写吧。到了半夜时分,大姐终于完稿了,她读了一遍给我听,读的过程中,有不通顺的地方,她又不时地进行修改,我在一旁不停地叫好。第二天老师在评讲时表扬了我的作文,说句子通顺,叙事流畅。这篇作文虽然不是我亲笔写的,但老师的表扬还是极大增强了我写好作文的信心。后来老师布置作文《家乡新貌》,我学着大姐审题,抓住一个“新”字。那时像我们这么大的学生,不容易弄清楚家乡面貌新在哪里,我问父亲这些年我们村子有哪些变化,人们的生活有哪些改变,农业生产与过去有什么不同等,做了这些功课,我才动笔,“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高音喇叭响,科技到田头”等句子便跃然纸上。我请大姐帮我将全文梳理了一遍,自信地交了作文。没几天,老师在课堂说,这篇作文把家乡新貌写得生动形象,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这篇作文入选学校作文选登,抄写后贴在了学校墙报栏里。

那个年代很少能见到课外书,学校更没有图书室。大姐不知从哪儿借来了小说,有《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那时很多省广播电台开办小说连播节目,大姐通过收音机收听小说连播。这些小说也吸引了我,大姐看过的小说,我赶紧拿过来看,大姐听小说连播节目,我也凑过去听。《牛虻》《斯巴达克思》《第二次握手》等,就是从广播里听到的。小说里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些精彩的段落和句子我时常回味,我感受到了文字美、语言美、文学美。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语文课,老师提问我的次数也多起来。初三时,我被学校选送参加全县初中语文竞赛。

我的小学、初中都没有教过汉语拼音,我也不认识汉语拼音。初三参加全县初中语文竞赛,第一道题就是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我看着题目干着急,一个也不认识,这一题分数全丢了。上高中时,我买了一本现代汉语字典,可那些不认识的字,我仍然读不出来。父亲看到我的窘态,说你大姐汉语拼音学得好,在全乡小学教师汉语拼音考试中名列前茅。我迫不及待地请大姐教我汉语拼音。我至今还记得大姐说,声调打在韵母头上,按韵母先后顺序,老大在,就打在老大头上,老大不在,就打在老二头上,依此类推。从那时起至现在,40多年了,我的桌上始终放着一本现代汉语字典。我的那点汉语拼音基础,全是大姐教的。

大姐小学都没有读完,更没有学历。民师身份、无学历像两座大山压在大姐身上。大姐一边教书一边刻苦自学,努力改变自己。机会终于来了,国家出台政策,通过考试,将合格的民师转为公办教师。大姐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改变了身份。之后,她又一鼓作气考取了师范学校,拿到中师文凭。两次考试过关,大姐彻底改变了命运,我们都为她高兴。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奶奶和母亲相继患病,且都是重病,我们一家度日如年。那些日子家里终年没有笑声。父亲在公社企业上班,早出晚归,爷爷年纪大了,白日里我们主要依靠大姐。几年后,奶奶和母亲先后离世。家里的事,父亲主要跟大姐商量,大姐是半个当家人。大姐对三个弟妹用心照顾,直到现在,我们三家有什么事,都愿意跟她商量。

大姐一直是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大姐,我们也跟以前一样敬重她。

沈大龙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10-20 2 2 芜湖日报 c225491.html 1 我的大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