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11月26日
第RB07版:调查研究·综合

张家山街道西洋里社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记者 承孝安

走进西洋里小区,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区间小路、规范有序的停车场,老人们休闲聊天健身……看着眼前这个整洁有序的住宅小区,很难将其与多年没有物业愿意入驻的脏乱差小区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在2019年6月份之前,西洋里小区还停留在脏、乱、差等现象十分突出的状态。“下水道不畅通”“小区环境恶劣”等是当时不少居民卖掉房子搬走的原因。

两年间,西洋里社区党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紧扣“为民服务解难题”总目标,以党建为引领,成立自治委员会,着力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大事,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出一套小区自治、和谐共管的管理模式,做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让曾经的脏乱差小区变身居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社区党委积极谋划,狠下决心开始大力整治。去年年初,由社区党委牵头,通过“认门、交心、问策”的模式,党员干部走访入户,并多次召开居民自治会议,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在获得了广大居民支持前提下,社区对小区业主委员会进行了改选,成立了小区自治委员会机构,试行自治管理。在自治委员会的牵头下,居民群众通过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业主表决等多种形式积极参加到小区建设中来。社区将科普宣传栏退后5米、整合31幢脏乱差现象严重的三角地块、集中清理小区僵尸车及垃圾,整合辖区有效资源,共开发了近50个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通过居民自治,多次协调组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民主协商,安装停车道闸识别器。经过居民商讨统一后,由爱车车主集资购买道闸设备,在小区内三个路口设置安装了四台道闸,设计单行道循环行驶进出,分别在重要路口张贴温馨提示,有效阻止外来车辆进入,缓解停车压力,规范停车秩序。解决了小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回应了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居民看到了希望,赢得了信任,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肯定与称赞。后期,社区又陆续开展了对小区花草树枝修剪、道路修复、路灯更换、健身器材更新、小区监控重新安装、楼道清理、消防通道划定等多项民生事宜。

同时,社区党委还结合小区自治实际情况,发动广大退休党员志愿者、在职党员,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照料看望空巢老人、疏通居民家中下水道、高峰期疏导上下班车辆、整理共享单车、清理楼道杂物……西洋里第二党支部书记郑刚常年为小区居民无私服务着。他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居民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特别是在遇到恶劣天气时,他就日夜坚守在小区里巡逻或坚守在监控室里,为居民保驾护航,从不叫苦叫累,得到了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在西洋里小区,像他这样的党员与热心人还有很多。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小区建设等“琐事”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小区老党员古继美、热心调解员汪丽华为居民群众调纠纷、解难题;党员刘金兰、宣典华、梁玉林等组建了各类志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大家都默默无闻地为小区环境改善做着自己的努力。

为了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党员志愿者陆续成立了西洋里女子消防义务巡逻队、夕阳红舞蹈队、西洋里社区腰鼓队、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普法志愿者宣传队等,增进邻里间的了解与友谊,帮助解决居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全力打造优美和谐社区。

两年来,小区卫生保洁、安全保卫和日常服务管理明显改观,业主满意率明显提高。在这里,居民的事情自己议、居民的矛盾自己解、群众的难题集体解,西洋里小区真正迈进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问题就地解决”的居民自治新格局。

西洋里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小区自治委员会的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和推动周边小区的自治主动性,针对无物业和无阵地的小区实行联合组建的方式,构建1+N自治机构,落实“三方共商”机制,着力提升基层自治整体效应。预计2022年中旬完成包括西洋里小区在内的成型老旧小区的自治机构建立,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参与感和幸福感。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11-26 2 2 芜湖日报 c230616.html 1 张家山街道西洋里社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