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3年07月17日
第A08版:副刊

嬉水 捕蝉 熏蚊子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夏天,对于乡下的男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一是嬉水,二是捕蝉,当然最愿意干的是熏蚊子。

早年,村边柳树下的沟塘里,水流缓慢,水草丰美,最深处不到1.5米,偶尔还有鱼虾在水里游动。三伏天,天气炎热,正是孩子们撒欢嬉水的时候。大家三五成群,悄悄地溜出去,你追我赶,打水仗、狗刨、扎猛子……

蝉,我们叫它知了。一到夏天,树上就传来知了阵阵聒噪的叫声。每到这个时候,村子里的几个男孩就找来长竹竿,在竹竿的顶头绑上一个圆形的铁丝圈,铁丝圈上再绞缠厚厚的蜘蛛网,然后轻手轻脚地把竹竿伸向正在欢歌的知了。

你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却需要精妙的技巧。首先要稳,竹竿不能轻易摇晃,以免惊吓到知了;其次速度要快,要一粘即中,不然知了就飞跑了。有一天上午,我把粘到的知了放到罐头瓶子里,藏在床脚下,留着送给隔壁的细妹子,下午嬉水后却发现知了全没了。第二天我又捉了好多知了,并换了个地方藏起来,但还是没了。怎么回事?原来是被奶奶拿去喂鸡了,奶奶说老母鸡吃了知了,不但能避暑,还会下更多的蛋呢。

最有趣的是晚上吃“烤蝉”。有一天晚上,暑气渐渐淡下去的时候,数棵青枝上的金蝉,正盘算着明天唱哪首夏曲呢。我们带着几个馋嘴丫头,在小树林选定蝉鸣热闹的空地,用野草点了火,然后大家突然一起摇晃树身,受惊的蝉犹如飞蛾扑火,一只只落下来,也有机灵的飞走逃生,大多数还是葬身火海,不一会儿便有糊焦味在黑暗的四周弥漫,喜欢吃“烤蝉”的细妹子每次都弄得满嘴黑乎乎的,像个花脸猫。

夏天最烦人的还是蚊子。每到傍晚,全家人都围坐在庭院里吃晚饭。那年头没有电扇和空调,奶奶打来清凉的井水,泼洒在地面上降温。屋门口空气通畅,比较清凉,但蚊子特别多,它们在人群里飞来飞去,嗡嗡叫,吵得所有人都不能安稳吃饭。

每当这时,奶奶和我就开始点草辫子熏蚊子,这是乡下人驱蚊的“土办法”。草辫子是我和奶奶一起编的:我给奶奶抱来稻草、艾叶和青蒿,奶奶把这三样均匀地搅和在一起,然后熟练地编起来,一条、两条……挂在屋檐下晾干备用。奶奶就地取材编草辫子,既实用又省钱,驱蚊的效果最佳。

我抢着把草辫子从屋檐下拿过来,围在庭院四周,点燃。草辫子烧着了却没有明火,只是呼呼地冒着白烟。一股浓郁的香气钻进鼻孔,我不由得做了个深呼吸,然后喷嚏不断,咳嗽声声,眼睛里也流出了热泪。奶奶却笑着说:“这烟润喉杀菌,一会儿就好了。”蚊子比我们还怕烟,一会儿就被熏得无影无踪了。全家人不再担心被蚊叮虫咬,舒心地吃着晚饭。

岁月的年轮一年又一年扩张,对于已经“过五奔六”的我来说,儿时夏天的一幕幕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书 缘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3-07-17 2 2 芜湖日报 c307461.html 1 嬉水 捕蝉 熏蚊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