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
2021年12月24日
第RB03版:调查研究

解读发展密码 高效追赶合肥

——关于我市“双招双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合肥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剖析背后的发展逻辑,深入解读发展密码,对我市围绕产业链“双招双引”、用国有资本股权投资撬动优质要素集聚芜湖,高效追赶合肥,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精准”招引龙头上市企业,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合肥市采取“国有资本定增投资——招引优质龙头上市企业——促进标的公司做大做强价值提升——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并带动配套企业快速集聚——国有资本通过资本市场适时退出——循环支持新项目加快发展”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合肥建投、合肥产投、合肥兴泰三大国资平台,分别在各自侧重的产业领域发挥“推手”作用,与中信、招商等头部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基金,吸引企业落户。国有资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后,再巧用金融资本杠杆功能,在资本市场适时增值退出,继续扩充国有投资基金,构建金融资本支撑体系,以市场化机制创新产业投资,借力资本市场促进产业整合和要素集聚。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合肥市具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的产业培育路径下,合肥市精准抓住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机会,瞄准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核心技术企业进入产业链,紧扣“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主线,打造和完善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生态链,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上下游联动效应。从京东方到兆易创新,再到蔚来汽车,撬动了显示屏产业、半导体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合肥集聚,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形成了围绕产业链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性发展格局。

1. 显示产业——京东方。2008年,合肥下定决心主导了当时安徽最大的总投资达175亿的单个工业项目,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建设的液晶面板高世代线京东方液晶面板六代线项目。2010年京东方六代线量产之后,打破了日韩企业的封锁,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京东方的落户也加速了基板玻璃、偏光片、模组等显示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合肥在显示行业达到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2. 集成电路产业——合肥长鑫。2017年末,合肥出资75%、兆易创新出资25%,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2020年5月份,首个纯国产内存条上市,其搭载的就是合肥长鑫DRAM颗粒,实现了国产存储器从0到有的突破。2020年底,合肥的集成电路企业增长到280家,发展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设备材料、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城市。

3. 新能源汽车产业——蔚来汽车。2020年初,合肥市政府与蔚来签订了一笔70亿元的股权融资。交易完成后,合肥方面合计持有蔚来中国24.1%的股份。此后蔚来的销量和股价双双暴涨,股价从2020年4月30日的2.63美元一路飙升(目前股价为30.79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已经相继布局了50多个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上下游120余家企业,总投资规模超500亿元,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二、招引龙头上市企业的优势分析

1. 实现国有资本快速增值。传统的招商手段主要依靠财税减免、土地指标、资源材料等项目要素保障,短期内无法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国有资本增值。通过参与定向增发低价入股上市公司,可以同时享受股价上涨和公司成长双重收益,快速实现国有资本增值。

2. 投资风险相对较小。龙头上市公司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信息披露要求高,退出渠道通畅,投资风险相对非上市企业不可同日而语。

3. 资金利用效率高。投资龙头上市公司,股权价值公允、流动性强,合作设立控股子公司可实现资产并表,推动平台公司做大资产规模,提升融资能力,实现资金快速循环。

4. 产业集聚能力强。依托龙头上市企业辐射带动效应,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招商,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的倍增效应,提升项目、产业乃至全市的综合竞争力。如我市上市企业长信科技围绕产业链,带动宏景电子,引进映日科技,目前两家公司都计划于2022年报会。

三、关于我市“双招双引”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宽广的视野观大势、谋大事、抓机遇、应挑战,在思想解放中实现观念的跨越,在深化改革中突破思想的桎梏,在改革开放中拓展发展的空间。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更多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先行先试举措,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遵循市场规律。善于利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通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杠杆作用,解决融资难题。

(三)强化顶格推进。依托“重大项目攻坚”实施方案,设立“双招双引”攻坚指挥部,建立高效的顶格推进机制。研究细化重大项目推进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协调机制和重大项目督导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的规划、项目评估和前景分析。

(四)完善联动保障。高度重视“双招双引”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理顺办事流程,破除部门间合作的“藩篱”,提升项目、人才落地效率。

(五)明确主攻目标。加快我市主导产业和十三大产业链龙头企业上市进程,支持上市龙头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实施并购重组、增发,加大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横向集聚力度,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梳理十三大产业链龙头上市企业名单,通过参与企业增发、合作设立子公司、招引募投项目等方式,做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支持海螺、奇瑞等各产业链龙头企业设立并购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促进以资本链耦合创新链、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等多链协同的投融资生态加快形成。 作者单位:芜湖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王干劲

集团数字报刊 : 芜湖日报 | 大江晚报 | 金周刊
2021-12-24 ——关于我市“双招双引”的几点思考 2 2 芜湖日报 c234649.html 1 解读发展密码 高效追赶合肥 /enpproperty-->